手机版 | 登陆 | 注册 | 留言 | 设首页 | 加收藏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濉溪资讯 > 文章 当前位置: 濉溪资讯 > 文章

第一节 轮作

时间:2023-02-11    点击: 次    来源:不详    作者:佚名 - 小 + 大

民国时期,由于生产条件差,洼地多为一年一熟制,即小麦——晒垡,或春种高粱、旱稻;高地多为一年两熟,即一麦一豆;二坡地(高、洼之间的地块)多为两年三熟,麦豆之后,次年种高粱、棉花或谷子等春种作物。一年一熟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50%,一年两熟约占耕地的20%,两年三熟约占耕地面积30%,复种指数很低。抗日战争期间,由于弱旱年份较多,轮作略有变化,增加了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面积,复种指数略有提高。隋堤以北和浍河两岸,人多地少,以高粱——小麦——大豆为主的两年三熟而积已发展到占耕地面积的50%左右。隋堤以南的广大砂礓黑土地带,人均占有土地较多,仍以一年一熟制为主。
1949年至1957年,基本上沿袭了传统的轮作制。其间主要是小麦、大豆、高粱、谷子等作物,搭配种植红芋、棉花、芝麻、花生、瓜类等。春种以高梁为主,平均占耕地面积的20.8%;夏种以大豆为主,占耕地面积的22.9%;秋播以小麦为主,占耕地面积的67.6%。在熟制安排上,以高粱——小麦——大豆两年三熟为主体,占耕地面积的55.7%,小部分是小麦——晒垡一年一熟制。这个时期复种指数为144.1~146.2%。土地主要靠施肥、休闲、种植豆类作物、积水冲积物恢复地力。1951年到1957年,贯彻执行安徽省委提出的农业“三改”,开始扩种红芋,试种水稻、马铃薯、玉米等高产作物,由于面积不大,作物仍以小麦为主,对传统轮作制度影响较小。
1958年到1978年,为盲目改变轮作制度时期。1958年,社会上刮起了“五风”(共产风、浮夸风、命令风、干部特殊化风和对生产瞎指挥风),农业生产不顾肥水、劳动力等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,盲目改变熟制,提出“旱田改水田,淮北变江南”,不适当地扩大水稻面积。改稻的结果,种的多,收的少,粮、棉、油全面减产。烈山区邵山大队改种水稻600亩,占耕地面积57%,因劳力、水利条件跟不上,基本绝收。水稻对肥水要求高,薄洼地改种无收成,只有在麦——豆两熟的近地、好地改种,这样第一年变成麦——稻两熟;水稻成熟晚,地难整,影响种麦,又不允许改种其它旱粮,下年只好继续种春稻。形成年年一季稻,打破原来比较合理的轮作制度。从1958年以后,为解决国需民食之急,不得不扩种质量差、耗肥多的高产作物——红芋。为了粮食高产,必须多裁红芋;红芋面积越大,地越薄;地越薄,越要栽红芋,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。这一时期,主要是小麦、红芋、大豆与高粱、玉米、棉花搭配种植。春种以红芋为主,夏种以夏红芋、大豆为主,秋种以小麦为主。小麦——夏红芋或大豆——春红芋或棉花、高梁两年三熟制面积占耕地的42%;小麦——夏红芋或豆类、芝麻、玉米等一年两熟制面积占耕地面积21.6%;春红芋或棉花——冬闲一年一熟制面积占耕地的31.6%。复种指数为144.1%。这种轮作制度一直延续到1978年。
1979年至1985年,为轮作制度的调整时期。养地的豆科作物播种面积逐步扩大,其中大豆面积,1979年占耕地的23.3%,1985年发展到占耕地的25.35%。与此同时红芋的面积逐年减少,1977年占耕地的31.8%,到1985年占耕地面积的25.31%。这一时期仍以两年三熟制为主体,占耕地面积的35.2%;一年两熟次之,占25%。复种指数增加到157.7%。轮作制度合理的调整,使农业生产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,促进了农、林、牧、渔的全面丰收。

上一篇:第一节 土壤改良

下一篇:第一节 粮食作物

正在备案中  |   QQ:859242200  |  地址:濉溪县经济开发区  |  电话:13485538018  |  
Copyright ©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版权所有,授权www.sxfx.com.cn使用 OK文库 Powered by 55TR.COM